banner
HuggingLLM

HuggingLLM

Make it & Share it!
x

如何让大语言模型成为更聪明的决策者:深入浅出PlanRAG技术

引言:让计算机做决策?#

近年来,我们经常听到 “人工智能” 这个词,特别是当我们谈论像聊天机器人或自动翻译工具时。但你有没有想过,计算机能否像人类一样做出复杂的决策?比如,公司该在哪个城市建新工厂,或商家应该如何调整库存来节省成本。这些问题通常需要我们分析大量数据,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决定。
今天,许多大语言模型(LLM)已经非常擅长回答问题,比如问它们天气怎么样,或者帮忙总结一篇文章的要点。但当面对需要深度思考和多步骤决策的问题时,它们就力不从心了。大部分情况下,它们只能根据查询到的信息直接给出答案,无法像人类那样 “思考” 接下来的分析步骤。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 PlanRAG 技术,它的设计目标是帮助这些模型不仅能回答问题,还能像一个聪明的决策者那样一步步进行数据分析。
PlanRAG 的创新在于,它不仅依靠语言模型来检索和回答问题,还让模型学会在回答问题之前先做 “计划”,就像我们做决定前需要思考 “我接下来该查什么数据” 一样。这种先计划、再检索的思维方式,使得模型在面对复杂决策问题时能更好地应对。
接下来,我们会深入探讨 PlanRAG 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能为我们带来哪些实际应用。

什么是 PlanRAG?#

想象一下,你要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比如决定如何规划一家工厂的生产流程。你不会盲目地开始操作,而是先计划步骤,明确需要哪些信息,接着再去搜集数据,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做出决策。PlanRAG 就是这样一套类似的系统,不过它应用在大语言模型(LLM)上,让它们能在解决复杂问题时 “先计划,再执行”。
通常,大语言模型通过一种叫做 “检索增强生成(RAG)” 的技术工作,直接从外部获取相关数据,然后生成答案。然而,PlanRAG 比传统方法更进一步: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检索和生成,而是先让模型为整个问题制定一个初步的计划,明确需要哪些信息和步骤,然后再根据计划提出问题并获取数据。如果获取的数据不足以解答问题,模型会重新调整计划,继续查询数据,直到能做出决策。
举个例子,想象在一个模拟商业环境的游戏中,你扮演一个商人,需要决定在哪个城市设置一个商贸点来最大化你的利润。PlanRAG 的第一步是为这个问题创建一个计划,比如确定要从哪些贸易节点获取数据,然后生成查询来收集这些节点的利润数据。接着,模型会根据这些数据来分析哪个节点最有利,并做出最后的选择。
PlanRAG 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检索数据,它会反复思考、调整策略,直到找到最佳方案。这种规划与检索相结合的方法,大大提升了模型在复杂决策中的表现。

image

关键问题:决策问答(Decision QA)#

在很多实际场景中,决策并不总是简单的。无论是企业管理、物流规划,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复杂选择,通常需要大量数据分析才能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决策问答(Decision QA)就是 PlanRAG 论文中提出的概念,专门解决这种复杂的决策问题。
举个例子,想象一下你在玩一个模拟经营的游戏,比如《维多利亚 3》或《欧陆风云 4》。在游戏里,你需要做出一些重要的决策,比如应该把商人派往哪个城市,以此增加贸易利润,或者如何在工厂里最合理地分配资源,降低成本。要做出这些决策,你需要先了解各种数据,比如每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贸易流量,甚至是其他国家的影响。
决策问答正是用来帮助解决这类问题的。模型不仅要回答像 “我该把商人派到哪里?” 这样的简单问题,还需要考虑背后的数据和规则,比如各个城市的经济状况、相邻国家的影响等。这和一般的问答系统不一样,普通的系统只是基于问题检索答案,而决策问答需要模型进行深度思考和数据分析,才能做出最优决策。
决策问答的难度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题,而是一个需要深入理解数据、规则、背景信息的复杂决策过程。PlanRAG 通过规划、检索和迭代调整,帮助模型在这些复杂场景中做出更好的选择。

PlanRAG 的核心步骤#

PlanRAG 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它让大语言模型不仅仅依赖于简单的数据查询,而是通过一步步的规划和迭代,解决复杂的决策问题。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关键步骤:规划、数据检索、和重新规划。

1. 规划:模型如何生成一个计划#

当我们面对一个复杂问题时,通常要先弄清楚需要什么信息来做出决定。PlanRAG 的模型也是这样,它会先根据问题生成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列出哪些数据需要被检索。这一步很像你在购物前列购物清单 —— 你不会直接去超市,而是先考虑自己需要买什么。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模型需要帮助一家公司决定在哪个市场扩展,它可能会计划先查询各个市场的竞争情况和潜在利润。

2. 数据检索:根据计划提问并获取数据#

有了明确的计划,模型接下来会根据这个计划向数据库提问,检索出相关的数据。这就好比你带着购物清单去超市,找到你需要的物品。在这个过程中,模型会生成相应的查询,获取能够帮助它做决策的信息。
比如在决策商人放在哪里最能赚钱的例子中,模型会查找各个市场的交易流量和每个市场的潜在利润,看看把商人放在哪个位置收益最大。

3. 重新规划:分析后进一步调整计划#

有时候,最初的计划并不完美,检索到的数据可能无法完全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PlanRAG 模型会停下来,重新审视已经获取的数据,并决定是否需要调整计划。这就像你发现购物清单上忘了写某个必需品,于是回头再添加并继续找。
这个重新规划的过程非常重要,因为它确保模型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可以灵活地调整自己的分析方式,直到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image

与其他方法的对比:为什么 PlanRAG 更胜一筹?#

为了理解 PlanRAG 的优势,我们可以先看看它是如何不同于其他常见方法的。以往的方法,比如迭代检索增强生成(Iterative RAG),主要依赖于模型一次又一次地检索信息,然后基于这些检索结果生成答案。这种方法在处理简单的知识问答问题时非常有效,因为它专注于找到与问题直接相关的信息。
但问题来了,面对更复杂的决策场景,比如根据多种数据点做出一系列分析和判断时,传统方法往往力不从心。Iterative RAG 并不擅长处理需要多个步骤、涉及计划和数据推理的任务。例如,在游戏场景中选择最佳的贸易节点时,模型不仅要找到与节点相关的所有信息,还需要综合分析这些信息来做出正确的决策。而现有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只找到单个信息片段,却忽略了对整体的分析和规划。
PlanRAG 的突破点在于它首先要求模型 “先做计划”。模型会先规划出需要检索哪些数据,如何分析这些数据,这样可以避免模型胡乱地搜索信息。再通过反复的计划、检索、调整,模型能逐步完善自己的决策过程。这意味着 PlanRAG 更有条理,也更有效率,尤其是在那些需要深入理解多个数据片段的复杂任务中。
通过实验,PlanRAG 在 “决策问答” 中的表现比 Iterative RAG 有了显著提升。在 “定位” 场景中,PlanRAG 提升了 15.8% 的准确率,而在 “建造” 场景中也提高了 7.4%。这些数字展示了它在复杂任务中的优越性。具体来说,PlanRAG 不仅能够找到关键数据,还能合理规划整个决策过程,从而大幅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简单来说,PlanRAG 像一个更细致的决策者,它不仅会问问题,还会思考自己该问哪些问题,并根据回答不断修正方向,这使得它在复杂的决策场景中表现更好。

image

加载中...
此文章数据所有权由区块链加密技术和智能合约保障仅归创作者所有。